稚葉觀點|【 透明、參與、涵容、課責的「開放政府」: 提升公民參與機會,促進政府與民眾協力合作】
【 透明、參與、涵容、課責的「開放政府」】
提升公民參與機會,促進政府與民眾協力合作
隨著科技的廣泛應用,民眾可以通過線上平台獲取政府的資訊或政策內容。然而,一些資料仍難以取得,例如 2000 年以前的社區營造成果、性別工作平等法檢查統計......等。民眾往往需要經過繁瑣的行政流程才能獲取這些資料,有時甚至無法取得政策制定過程的資訊,亦缺乏表達意見的管道。
不只是「選民」也是「公民」
在民主社會中,公民參與不僅僅是投票,還包括參與政策制定和政府治理。健全的國家運作需要公民參與和互相信任,為了達成這一目標,國際組織「開放政府夥伴關係聯盟(Open Government Partnership,OGP)」推廣「 #開放政府」理念,強調政府的透明、參與、涵容和課責。通過公開政府資料讓民眾清楚了解政府的工作,並在有疑慮時能找到合適的管道表達意見和進行討論。
不只是「選民」也是「公民」
在民主社會中,公民參與不僅僅是投票,還包括參與政策制定和政府治理。健全的國家運作需要公民參與和互相信任,為了達成這一目標,國際組織「開放政府夥伴關係聯盟(Open Government Partnership,OGP)」推廣「 #開放政府」理念,強調政府的透明、參與、涵容和課責。通過公開政府資料讓民眾清楚了解政府的工作,並在有疑慮時能找到合適的管道表達意見和進行討論。
對內對於許多人來說,「開放政府」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,甚至可能被誤解為政府洩漏民眾與機關的機密資料。公務人員也可能對此感到陌生,擔心在僵化的官僚體系內,加上資訊系統的老舊,又缺乏跨部門溝通整合的機制,會使得他們背負更沉重的業務壓力。因此,國內對於「開放政府」的認識仍有待提升,除了積極推動公民參與,對於公務員,也需要從選人任用、教育訓練、法規秩序、資訊系統等各方面,進行全盤的檢討與改革。
〖 開放政府的四大原則 〗
- 透明的政府:公開政府政策相關資料,讓眾人清楚地知道發生什麼事。
- 參與的政府:公民參與,完善政策制定,讓大眾有機會針對議題進行討論和表達意見。
- 涵容的政府:設立更多接收民眾的意見的管道,制定出符合社會共識的政策。
- 課責的政府:公開制定政策過程資訊,讓眾人可以看見決策的過程,決策者更審慎。
〖 開放政府的五大主題 〗
- 推動資料開放與資訊公開
- 擴大公共參與
- 增加性別及族群包容對話
- 落實清廉施政
- 執行洗錢防制
透過開放政府,公民社會與政府可以站在同一條線上公私協力,促成雙方對彼此的理解,也讓政府制定出更符合民間需求、又不會讓公部門窒礙難行的政策。創造透明資訊共享、公私協力的治理模式,齊心協力推動國家往前邁進。
目前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仍在持續推行當中,若民眾要查看政府機構現已開放的資料,可至政府資料開放平台查看各項公共服務的數據
想了解更多政策並提出自己的想法,可至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與眾人討論
臺灣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內容